我的驻村日记 | 打扫清洁

发布时间:2017-09-18    

  2017年3月1日,我被万宁市委组织部选派到南桥镇桥中村任第一书记,桥中村位于南桥镇中西方向,是个偏僻落后的贫困村,全村面积9.1平方公里。该村分15个村民小组,共420户人家,2570人。刚驻村一个月时间时,通过走访11个自然村,发现多个自然村都有共同特点—环境卫生差。这让我想起扶贫“先扶志”。

 环境能改变人,洁净的乡村环境卫生能提升村民的公共意识、卫生意识和环保意识,同时一个美丽清洁的乡村同样可以让人充满积极、自信,有助于弊除“等、靠、要”懒散的思想。有部分贫困户多年来一直受帮扶资助,至今却仍未摆脱贫困。可以说与缺乏穷则思变、人穷志不穷的精神和理念紧密相关。

有了想法就要行动。当天,我就与村干部一起座谈讨论怎样能改变本村环境卫生状况,提高贫困人员内生动力。如果单靠每个自然村的一个保洁员的打扫作用是不够的,垃圾照样会有人乱丢,个人家庭卫生还是不干净。最后大家一致同意组织成立村环境卫生志愿者,通过定期组织志愿者与镇、村干部一起进村打扫与宣传,以点带面,让更多村民讲卫生、爱卫生,积极乐观,勤劳致富。

 

2017年4月29日,我们第一次组织村环境卫生志愿者20多人对村里各个自然村全面打扫一遍,大家分成若干组对各自然村进行全方位的清扫。每到一处,志愿者们都认真清扫着各种垃圾,清理着垃圾死角,保持各村干净整洁。扫到沟尾自然村时,80岁高龄的陈奶奶,也加入这个队伍中,跟着大家一起打扫。

 陈奶奶说道:“看着大家都这么热火朝天地在打扫我们居住的地方,我也不能闲看着,自己的篱笆自己修,自己的门前屋后自己扫,虽然我年龄大了,但是打扫自己房子周边的卫生还是可以的。环境整洁了,我们的心情自然就好了,心情好了身体也好了啊!”

组织志愿者的愿望是想带动更多村民参与进来共同努力改变环境卫生状况,让桥中村成为“美丽桥中·清洁乡村”。这让我想起扶贫工作,无疑,从扶贫实践中看,一些贫困户和贫困村的确存在着“等、靠、要”的懒汉思想。这些人不是不能致富,而是缺乏脱贫致富的志向和勇气,缺乏勤劳苦干的精神。通过志愿者带动,改变贫困村、贫困户环境卫生状况,因此,提高他们致富的自信心,是扶贫工作的重中之重。扶贫扶志,远比给钱给物难度大,可一旦脱贫的志气扶起来,又远比给钱给物收效大。

古人有句话:“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就是这个道理。授人以鱼,三餐之需;授人以渔,终生之用。没有贫困户的全身心的参与,缺乏内生动力,再好的政策也难以落实。


作者系市统计局派驻南桥镇桥中村第一书记曾一山。


党建专题